环卫在线网讯,2025年3月,全国两会盛大开启,各界目光纷纷汇聚。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这重要的会议中,环卫行业与民营企业相关议题备受瞩目,它们不仅关系着城市的清洁与发展,更对国家经济格局有着深远影响。
两会中的民营企业之声
“民营经济” 已然成为今年两会的关键热词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四川省委会副主委李正国指出,科技型民营企业如今已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就像在人工智能、机器人(16.940, 0.01, 0.06%)等前沿领域,部分民营企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彰显出民营企业创新的巨大能量,这都源于科技人才的潜力激发。
然而,现实中民营企业前行之路并非坦途。在融资、市场准入以及法律保护等方面,民营企业仍面临诸多难题。民营企业需要更多的倾斜支持来进一步从资金、人才、项目等多方面优化科技创新体制,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将投资基金引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助力民营企业突破 “不敢投、不愿投” 的困境。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徐冠巨提议,进一步强化有效的政策引导,促使民营企业从原本的 “被动参与” 转变为 “主动深耕” 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市场化、专业化的强劲动能。这将为民营企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企业与乡村发展的双赢。
环卫行业现状与两会关切
有史以来,环卫工人被誉为 “城市黄玫瑰”、“马路天使” 和 “城市美容师”,是环卫行业的中流砥柱。他们承担着街道卫生保洁的重任,一线的包括清扫工、清运工、掏粪工、垃圾处理工等;项目上的包括对应岗位职工与项目技术人员、负责人等。尽管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福利待遇较低,还常遭受社会世俗偏见,但他们为城市的整洁默默奉献,是城市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力量。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022年10月,中国环卫工人数量达200多万名。
在实际工作中,环卫行业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环卫工人工作时间与效率问题;工作环境危险,机械化水平低;社会地位不高,常遭歧视;工资待遇差,难以维持体面生活。同时,环卫队伍还呈现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的特点,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淡薄。
此次两会,不少代表关注到环卫行业的困境。例如,全国人大代表李文玲积极参与五级人大代表联动机制,围绕加大老旧小区环境卫生资金投入、改善垃圾处理设施、加强保洁人员配备、引导居民增强环保意识等方面建言献策,此前还提交过加强环卫工人工作保障措施的建议。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也在两会前夕指出垃圾焚烧行业面临产能过剩、补贴退坡、成本高以及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等困境,提议加大补贴清欠工作力度,推动垃圾处理费定价与排放标准合理化;
环卫民营企业的挑战与机遇
在环卫行业中,民营企业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当前环卫民营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近年来,环卫民营企业面临欠款问题突出、补贴缺口较大、运营成本较高、政策支持不足等难题。以垃圾焚烧企业为例,其收入依赖垃圾处理费、发电收入和国补,可地方政府拖欠处理费、国补拨付滞后,账龄长达4-5年已成为常态,就如节能环境(6.070, 0.00, 0.00%)(300140)2024年前三季度应收账款高达44.66亿元,同比增长约13%,较年初增长近12%。而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置收费单价偏低,不足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严格的排放标准又推高了治理成本,使得项目经济效益不佳,部分企业甚至亏损。
当然,面对困境,两会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赤字率提高到4%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到1.3万亿元,地方专项债规模提升到4.4万亿元,适时降准降息。这些政策有望缓解环卫民营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国家鼓励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等举措,这也为环卫民营企业的智能化、高效化发展提供了方向。例如,企业可以借助政策风口,加大在智能环卫设备研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提升自身竞争力,这也是部分头部环卫企业近年来的重要目标阶段。
2025年两会对环卫行业与民营企业方面的关注,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无论是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市场拓展方面,还是环卫行业在改善从业者待遇、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与逃离目前的行业窘境方面,都将在两会精神的指引下,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实现更大的突破与进步,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贡献更大力量。环卫在线网会持续跟进两会后续动态!
The Website Supports All Mobile Terminal Design Support:QQ:11514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