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清扫车已“上岗”青岛推动环卫作业向智能化转型

image

厘米级清扫,环卫工人有了“AI新同事”

  清扫马路的环卫行业和人工智能,这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关的领域,正在青岛酝酿着一场场景和应用的变革。

  记者从青岛市城市管理局获悉,青岛将推动环卫作业向机械化、智能化、无人化转型,今年每个区(市)将打造至少1处人工智能清扫试点示范场景。通过人机协作,环卫工人可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转向设备操控、维护和卫生死角清理等工作,同时降低高温、严寒等极端环境下的作业风险,提升环卫作业“颗粒度”。

  无人驾驶清扫车已“上岗”

  在西海岸新区星光岛滨海步行道自星海湾路桥至金马路公厕南端路段,正在试运行的SD15无人驾驶清扫车缓缓扫过马路,留下干净整洁的地面。与传统的环卫清扫车不同,SD15无人驾驶清扫车搭载激光雷达、双目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可实现厘米级高精度贴边清扫、自主避障与动态路径规划。

  开放智能网联环卫设备测试与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应用场景。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将积极开放智能网联环卫车测试与应用场景,建立《智能网联环卫设备开放场景清单》,联合道路测试主体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商业示范及无人测试与示范相关工作。

  “我们还将积极链接市场、企业资源,积极开展技术、模式创新,探索符合当前实际和未来方向的智能网联车辆、设备推广应用模式。”刘媛媛表示,在清扫保洁领域,将因地制宜选取公园广场、产业园区、交通场站、主次干路等区域开展无人驾驶清扫试点。在垃圾收运转运和处置领域,强化智慧监管服务,推进设施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和大数据分析赋能,为智慧管理提供基础,努力打造“黑灯工厂”“无人场站”示范。

  今年青岛每个区(市)将打造至少1处人工智能清扫试点示范场景,逐步形成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园、景区、广场、产业园区等多场景、多机型应用的智能化环卫作业场景。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贾臻

  【来源:信网】